国网公司将建成扎鲁特―青州(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向三华电网送电。
建议重点关注补贴政策落地后有望大规模放量的网外充电桩需求。能源局发文明确电储能设施市场地位和补偿结算机制,促进商业应用爆发:国家能源局于6月7日下发《关于促进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是今年第一份针对储能行业的实质性支持政策,出台时间超预期,且较3月份的征求意见稿内容更细致、完善,鼓励应用范围更广。
考虑到纯分布式项目和个别省市不设上限、尚未发布的扶贫项目指标、因竞价导致上网电价降低而额外奖励的指标等因素,我们预计2016年的实际新增指标超过20GW是大概率事件。近期,陆续有公司中标海阳3、4号机组、三门3、4号机组和陆丰1、2号机组的相关合同,大堆的筹建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为之后拿到路条正式开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维持重点推荐:通裕重工、江苏神通。由于并未设置项目完成截止日,且指标下发时间较晚,我们预计2016年指标在年内完成的量不会太多,但仍为下半年国内需求提供了一定的能见度。关注下半年碳酸锂机会。
充电桩:国网2016第二次充电桩集中采购结果6月6日公布,本次中标企业多1家,新入围中标厂家11家《通知》的最大亮点是明确了电储能设施的独立市场主体地位以及相应的电费补偿/结算机制,我们认为对加速国内各类型商业化储能应用市场的启动意义重大。这意味着中国光伏企业的海外工厂或在美子公司供美的订单也会因此得到增加,中国光伏企业海外工厂的布局速度应进一步加快。
同期,国有企业出口3382万元,下降11.4%,占12.5%;外商投资企业出口2252万元,大幅下降69.7%,占8.3%。(二)私营企业出口占比近8成且大幅增长,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下滑。1-2月,广东对巴基斯坦出口太阳能电池6562万元,大幅增长48%,占同期广东太阳能电池出口总值的24.2%,成为第一大出口市场。一、2016年1-2月广东太阳能电池出口的主要特点(一)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占比超7成,以旅游购物商品方式出口倍增。
为推进能源互联网发展,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工信部近期提出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能源市场开放和产业升级,使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2016年1月7日,欧委会经调查认为,中国光伏产品的价格变化与国际市场价格走势相近,现行最低限价参考基准能够客观反映全球光伏产品的价格发展情况,符合最低限价措施的目的,终止对中国光伏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的部分期中复审[1]。
这一政策变化能有效维护中欧光伏贸易的稳定性,促进广东太阳能电池对欧盟出口。随着ITC延期被写进综合开支法案,2016年美国光伏市场将有大的增幅。2015年12月15日,美国国会决议将原定2016年底结束的太阳能投资减税优惠(investmenttaxcredit,简称ITC)延长5年,直至2021年底为止,目前优惠方案可补贴30%的成本。从月度数据看,广东太阳能电池月度出口值自2015年11月以来连续四个月保持同比增长,其中,2月出口1.2亿元,同比增长1%,环比下降19.4%(下图)。
(三)美国对太阳能投资减税优惠延期对或对国内企业带来利好。此外,对美国和香港分别出口2212万元和1706万元,分别大幅下降43.3%和64.5%。2016年1-2月,广东出口太阳能电池2.7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4%。今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关乎发展与民主,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
非洲方面,目前光伏安装量已经累积超过1.5吉瓦(GW),未来十年,每年非洲大陆约有1~1.5个吉瓦(GW)的新增光伏装机量。(三)巴基斯坦成为广东第一大出口市场,对欧盟出口倍增,对美国和香港出口大幅下降。
用光伏产业推动我国精准扶贫、光伏大棚扶贫等议案也成为了两会的热点问题。1-2月,广东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太阳能电池2亿元,增长31.4%,占同期广东出口太阳能电池总值(下同)的74.7%;以其他贸易方式出口3614万元,激增5.2倍,占13.3%,全部以旅游购物商品方式出口。
三、当前广东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技术创新升级转型将助推太阳能电池行业持续稳定发展。2016年印度有望新增2.15GW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英国新增2.8GW,德国新增1.5GW,法国新增1.1GW。(四)新兴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中东、非洲市场将成为广东太阳能电池行业布局热点。二、2016年1-2月份广东太阳能电池出口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2016年全球太阳能新增容量继续攀升,带动出口大幅增长。新兴市场中,对东盟出口3320万元,增长82.4%;对印度出口2970万元,激增3.9倍。虽然目前中东和非洲地区光伏体量较小,但其装机增速率及太阳能发电的优越地理条件,预示着未来市场前景良好。
据MESIA预计,2016年该地区太阳能市场容量超过4GW。今年全球对光伏需求明显增加,新增容量持续攀升,根据全球通信咨询公司MercomCapital发布数据显示,预计2016年全球太阳能新增容量约64.7GW,同比增长11.94%。
1-2月,广东私营企业出口太阳能电池2.1亿元,大幅增长72.5%,占同期广东出口太阳能电池总值的77.7%。同期,对欧盟出口太阳能电池4482万元,增长1.5倍,占16.5%。
据GTMResearch发布数据预计,今年美国新增太阳能装机容量16GW,较去年大幅增长119%。全球市场需求旺盛拉动广东太阳能电池出口增长,数据显示,1-2月,广东对欧盟和印度均出现大幅增长,分别增长1.5倍和3.9倍。
同时在两会期间最严光伏政策国家能源局《关于完善光伏发电规模管理和实行竞争方式分配项目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将出台,对年度分布式、地面光伏、先进光伏示范区的规模与指标、项目开发秩序等监督管理作了详细规定,这意味十三五规划开局年,光伏产业步入升级转型阶段,光伏制造企业不仅应加快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建设,也该注重光伏发电质的提升他带领科研团队迫不及待地进行实验,果不其然,雨滴滴落在石墨烯材料上也会形成阳离子/电子双电层赝电容,雨滴在石墨烯表面的铺展-收缩即为赝电容充、放电过程,进而产生电压和电流。下雨天,雨水直接滴落在最外层的石墨烯板上发电。他说:有的单位以有机染料见长,有的学者主要研究纤维太阳能电池,有的团队以凝胶电解质研究著称,而我们则侧重于导电凝胶电解质和合金对电极的研究。
在使用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模拟雨水的实验中,此太阳能电池实现了大约100微伏/滴的电压和0.5微安/滴的电流输出以及6.53%的光电转换效率。此外,他们还开发了以钴镍合金为原料的低成本对电极材料,并获得了8.3%的电池效率,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规模产业化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实际应用中的雨天攻关如何把石墨烯和现在的太阳能电池结合,制造出既可在晴天运用太阳光发电,又可在下雨天利用雨水发电的新型太阳能电池是我们遇到的最大挑战。十多年来,国际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研究也没有明显起色。
前者易泄露、挥发,后者成本高、易溶解。全天候是终极探索唐群委带领他的年轻团队和云南师范大学杨培志教授团队联合在德国最新一期科技期刊《应用化学》上刊发了题为一种既可在阳光下也可在雨水中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的论文,立即引起了国际新闻界和学术界的关注,并被翻译成英、法、德、拉丁、捷克等多种语言,甚至有媒体称其为光伏发电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
唐群委教授(中)在指导学生做实验。唐群委教授团队首先采用自主研发的导电凝胶电解质组装太阳能电池,使最高光电转换效率达到了9.1%(普通凝胶电解质电池的转换效率为6%,液体电解质电池的转换效率为7%),开创了凝胶电解质研究的新模式。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行太阳能电池研发,直到21世纪太阳能电池才进入民用领域,且主要以金属硅(工业硅)提纯而来的各类晶硅电池为主。一次偶然机会读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万林教授关于盐水在石墨烯材料上流动会产生电信号的研究报告,唐群委对雨滴滴落在石墨烯材料上是否也能产生电信号产生了质疑。
经过多个方案的比较研究,最终采用杨培志教授团队研制的石墨烯,在太阳能电池上通过热压法组装完成了相关实验,但石墨烯薄膜与太阳能电池的合理耦合仍然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课题。针对这种高污染、高消耗的弊端,1991年,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成功研发了介孔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不仅将这一电池的发电效率由1%以下提升至7.1%,而且还采用了薄膜化技术,使其更加轻便、柔韧,并由此掀起了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的热潮,这一新型电池的研发态势可以用各有特色来形容。
有学者在写给唐群委的邮件中表示,这项工作的贡献不在于产生了多少电能,而是提出了太阳能电池向全天候发展的新思路,打破了以往科学研究中过分关注如何高效利用和转化太阳光的思维方式。悬而未决之问引发科技突破电解质、对电极一直是制约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发展的两大技术瓶颈。
雨量充沛但太阳能资源不够丰富的地区,酸雨多发地区,以及岛礁供电和海上航行等领域都能派上用场。谈及雨天发电的太阳能电池产业化之路,唐群委表示,从实验室到工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对该项目的应用前景保持乐观。
本文由隔壁老李于2022-12-21发表在极致时空,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10eoe.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n0qtp/1640.html
上一篇
京津冀玻纤生产基地开工
有话要说...